5月22日上午,由校工会、图书馆联合指导,艺术学院支持,校教职工紫荆悦读协会主办的"耕读文明的千年对话——非遗香云纱的传承与创新"读书会在艺术学院举行,校外香云纱爱好者和校内师生代表30余人通过预约等方式参加了本次活动,与图书馆党政领导、校工会干部及紫荆悦读协会的会员们共享香云纱的传统文化之美。此次读会书为第十八届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之一,着力于以党建引领,凝聚工建合力,丰富教职工校园文化生活。
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刘月秀在致辞中高度赞赏了主讲人金憓教授长期以来在香云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所作的贡献,并对本次活动的主题和形式给予了充分认可。刘月秀指出,选择“香云纱”这一非遗技艺作为文化对话的载体,正是因为它完美诠释了耕读文明的精神内核——从桑蚕丝织的农耕智慧,到染整技艺的文化沉淀,一匹香云纱的背后,是岭南水土的滋养、匠人心血的凝结,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香云纱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华农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她呼吁大家以此次读书会为起点,将论文写在田野上,让创新绽放在华农,共同守护这份穿越千年的东方之美。
香云纱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染色的丝绸面料,是广东独有的也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憓教授是本次读书会的特邀嘉宾和主讲人。作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和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她主持了国家艺术基金“破茧成蝶-非遗香云纱时尚化巡展”项目,深耕研究香云纱多年。现场通过“专题讲解+互动交流+现场体验”相结合的文化形式,金憓教授通过视频和图文讲解,像大家娓娓道出了香云纱的前世今生,重点讲述了“三洗九蒸十八晒”的制作工艺;她还根据多年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和考察,分析了香云纱时代化面临的困境、传承与创新的思路和策略,建议通过衍生品设计如“香云纱+广绣”、“非遗+休闲”和非遗数字化设计如“非遗+科技”等方式,让香云纱更好融入当下生活,同时建议举办各类时尚创意展和香云纱服饰文化研讨会等,让香云纱文化的保护与创新走进学界和科技界。
现场大家还就如何辨识香云纱原料、质地以及制作工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来自材料与能源学院的教师还对原料的制作加工与金憓进行了跨学科的深入互动。
精彩的互动环节后,大家意犹未尽,纷纷移步到香云纱工作室,驻足观看香云纱历史文化墙,抓住难得机会进行穿搭体验,更进一步领略香云纱“千年非遗,东方神韵”的魅力。
参会的香云纱爱好者和师生代表对我校学者在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特别是金憓教授团队用现代设计赋予传统香云纱时尚生命力赞叹不已,对本次读书会的交流和体验给与充分的认可,并希望学校有关部门继续支持和举办各类体现校本文化特色的交流活动